街道上的喧嚣渐渐沉寂,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也消失在了地平线之后。老乞丐的身形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格外孤单,他的步伐沉重而缓慢,每一步都像是在与命运抗争。他的衣衫褴褛,补丁叠着补丁,仿佛诉说着一生的艰辛。小尾蜷缩在他的怀里,小小的身体因为寒冷而微微颤抖,但老乞丐的怀抱给了他一丝温暖。
四周的房屋渐渐亮起了灯火,窗户里透出的温暖光线与外面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。老乞丐的目光不时投向那些窗户,眼中闪过一丝渴望,但很快又黯淡下去。他知道,那些温暖不属于他,也不属于他怀中的小尾。他们只能依靠自己,在这个无情的世界里艰难求生。
街道上的行人越来越少,大多数人已经回到了自己温暖的家中。偶尔有几个匆匆路过的身影,他们的目光在老乞丐和小尾身上一扫而过,没有停留,更没有同情。老乞丐早已习惯了这种冷漠,他的心早已被世态炎凉磨砺得坚硬如石。
然而,就在他即将放弃最后一丝希望的时候,一阵脚步声从不远处传来。老乞丐抬头望去,只见一个行商正挑着担子,迎着寒风走来。行商的脚步虽然稳重,但眉宇间透露出疲惫,显然也是经历了一天的奔波。老乞丐的心中涌起一丝复杂的情绪,他不知道这个行商会不会成为他和小尾今晚的希望,还是只是另一个匆匆而过的陌生人。
随着行商的接近,老乞丐下意识地抱紧了小尾。
行商的脚步在老乞丐面前停了下来,他的目光穿过寒风,落在了老乞丐怀中的小尾身上。小尾的眼睛里映着街边零星的灯火,显得格外明亮。行商的眉头微微皱起,他能感受到这对老小在寒风中所承受的苦楚。
“老哥,这天色已晚,您还带着孩子在外头,不怕孩子受寒吗?”行商的声音里带着关切,他放下了肩上的担子,脸上的疲惫被担忧所取代。
老乞丐抬起头,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。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样温暖的话语了。他紧紧抱着小尾,仿佛在寻找一丝力量,然后缓缓开口:“这位客官,您有所不知,家里实在是一贫如洗,连口热饭都难求。若不出来讨些吃的,这孩子怕是撑不过这个冬天。”
行商听罢,心中不禁一紧。他打量着老乞丐那双布满老茧的手,以及小尾那双渴望温暖的眼神,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责任感。他知道,自己虽然也是个奔波在外的行商,但至少他还能有个温暖的去处,而这些无家可归的人,却只能在寒风中颤抖。
“老哥,您这孩子多大了?”行商试图了解更多,希望能给予更多的帮助。
老乞丐叹了口气,眼中闪过一丝悲伤:“这孩子还不到两岁,从出生起就没过上一天好日子。我老了,走不动了,但还得为了这孩子撑下去。”
行商点了点头,他从自己的担子里拿出一件自己的旧外套,递给了老乞丐:“这件衣服虽然旧了些,但总比没有强。给孩子披上,别让他冻着。”
老乞丐接过衣服,眼中含着泪光,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,只能连连点头,感激之情溢于表。他小心翼翼地将外套披在小尾身上,小尾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温暖,原本颤抖的身体渐渐平静下来。
行商看着这一幕,心中五味杂陈。他知道,自己能做的有限,但至少在这个寒冷的夜晚,他希望能给这对老小带来一丝温暖。
行商的关心让老乞丐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,他紧紧抱着小尾,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。行商的目光柔和,他从担子里掏出一小包干粮,递给了老乞丐:“拿着,先给孩子填填肚子。”
老乞丐颤抖着手接过干粮,他的手指因为寒冷和饥饿而显得僵硬。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,取出一小块干粮,轻轻地塞进小尾的嘴里。小尾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,他贪婪地咀嚼着,仿佛这是他尝过的最美味的食物。
“这孩子命苦,连娘都没见过。”老乞丐的声音沙哑,带着一丝哽咽,“我尽力了,可这世道艰难,我这把老骨头,能熬一天是一天。”
行商的心被深深触动,他没想到这个孩子竟然从未见过母亲。他蹲下身来,轻轻地摸了摸小尾的头,小尾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依赖。
“老哥,孩子需要光和热,晚上点灯取暖也行,家里有灯吧?”行商试图转移话题,希望能让老乞丐的心情稍微好转。
老乞丐摇了摇头,脸上露出一丝苦涩:“哪来的灯?黑灯瞎火惯了。这些年,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不错了。”
行商沉默了,他没想到老乞丐和小尾的生活竟然如此艰难。他站起身,从担子里摸出一盏破旧但完整的油灯,递给了老乞丐:“这盏灯虽然旧,但还能用。只要加点油,就能点亮。不管是动物油、植物油,甚至是煤油,都能烧得起来。”
随着行商从担子里拿出那盏油灯,老乞丐和小尾的目光都被它吸引过去。油灯虽然显得有些陈旧